本文内容仅表示作者个人观点。
日本的奥运报道占去了大量的放送工夫,这跟每四年一回的状态完全一样,现场由头牌主持人解说,演播室邀请原奥运选手做客,不同项目与不同的嘉宾,让一般视听者了解各项运动背后的故事,听起来挺吸引人的。比如;为日本队获得头块金牌的57公斤级女子柔道选手松本薰就是一个例子。
平时含笑,以至有些逃避的性格,一旦到了赛场,突然变得杀气腾腾,直逼对手。究其原因,电视采访了她少年时期的柔道老师,才明白她一开始学的不是柔道,而是摔跤,与人至近距离的肢体接触造成了她目光集中,从不打散的习性,最终成长为日本队柔道头牌选手。
不过,单从电视的报道来看,日本主持人更多说的是奖牌,而并不突出宣扬金牌,包括刚才说的松本薰选手夺金后,接下来的报道是银牌和铜牌的获得者,乃至一块奖牌也没拿到的选手在内,完全用同样的方式持续报道,即现场的主持人解说,演播室的嘉宾评论,中途播放事先准备好的采访短篇,随时插播,让话题立体起来。
我认识一位NHK的编导,她跟我说:体育转播是否好看,关键在事先的资料工作是否到位,即使没有拿到奖牌,但运动员压过一切的努力有故事,也是好看的素材,这个并不是因为谁闻名谁就一直被盯住,而是所有参赛的选手都是尖子,发现其中的勇气与励志,还有爱情才是视听者希望看到的,奖牌背后如何让人观察这些才是体育报道。如果单报金牌如何,只限于体育项目的技术层面,话题会贫乏的。
下图是日本电视台演播室的截图,后面的一堵墙是所有参赛选手的头像,奖牌的获得者会有一朵小花儿扎在头像的旁边,但整体上看,是个完成的团队。刚才的编导说:这是均衡思维,哪怕再大的比赛也不能少了谁!
所谓均衡思维,不仅仅体现在奥运报道上,以至在小学运动会上也有所体现,几年前,日本曾发生过小学生比赛跑步跑到撞线时,第一名突然停了下来,等后面的小伙伴一起跑上来后,才一起撞线,完全像过家家的游戏一样。舆论界认为这是均衡思维的弊端,从小就把竞争心抹杀了。
更有甚者,老师不但不批评,反而歌颂小学生的友爱精神,大人小孩一味倾倒均衡思维,其实也引发了不少批评。
还是把话说回到刚才的柔道,在这届伦敦奥运会上,日本男子66公斤级柔道选手海老沼匡与韩国选手对战,起先的裁判是日本输了,但因为这届奥运首次导入了录像回放,以此改判为日本选手获胜。这个过程仅仅不到2分钟,但日本电视直播时并没因为海老沼匡获胜而狂喜,反而特别冷静,因为他们明白同样的悲剧也会有一天空降到日本选手身上,先赢后输只因裁判几句话的协商,其中的苦痛对每个选手都是残酷的,因此,电视评论员以至呼吁柔道应当取消录像回放的制度。
同样的均衡思维,并不是全从胜者出发的,如同刚才的柔道比赛一样,日本的奥运报道同样考虑了败者的立场,认为真正完成奥运精神尚需更多的努力。
〈本文《北京晚报》2012年8月1日刊载〉
文章授权转载自毛丹青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