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所大学都是一个文化传播场所,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其中既有相同的元素,也一定会有不同之处。校园文化因传统、地域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丰富多彩。对独特校园文化的追求和培育,一些学校总会走在前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校园文化。
英国的牛津大学更重视以一种尊重传统的方式来迎接新生,让新生在入校之初就会产生名校的荣誉感。而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给家长上心理咨询课,让家长和学生一起,伴随着其独特的校园文化而“共同成长”。日本大学开学仪式上各学生社团拼抢新生,则让人们看到了日本大学中社团活动激烈竞争的一面……正是因为这些鲜明突出的文化特点,构成了一所大学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文化的熔炉。
英国——尊重传统创新形式
大学的新生在入学之前,都有一周时间专门用来熟悉校园生活,这一周被称为“第零周”或“新生周”。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超过800年历史的校园至今保留着很多悠久的传统,最著名的就是新生入学典礼。牛津大学的新生在初入校园之际,会被要求购买一套名叫SubFusc的服装,包括深色西装或外套、白色衬衣、黑色皮鞋、学生帽和黑色长袍。其中男生要佩戴白色蝶形领结,女生则是黑色领结。除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需要穿这套服装之外,考试以及院系的重要活动也需穿着。
新生在开学当日穿着规定的服装,进入被称为“牛津圣堂”的谢尔登剧院,聆听副校长的训导。作为传统,副校长一般都会先说一段拉丁文,确认所有新生成为牛津大学的正式一员,并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之后再用英文对新生致欢迎词。典礼上学生们被教导要向历代牛津学生一样探索真理,这样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牛津大学是以一种尊重传统的方式带给新生荣誉感。
爱丁堡大学学生会现在专门有一个7人小组负责活动设计,在设计活动时,他们主要考虑的是让不同信仰、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彼此认识和熟悉,并尽可能快地感受和了解地区的文化以及城市的方方面面。活动设计小组每年都会根据参加新生周的新生反馈,来决定是否延续某活动或制定新的活动方案。
爱丁堡大学的新生周独具特色的活动是“城市观光”,每天,老生志愿者都会带领新生,以20人为一组,环城游览,并为新生讲解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城游览不仅包括著名的景点,还包括博物馆、城堡、美术馆等等,知名的餐馆、书店和酒吧也是不可错过的体验。
日本——社团“抢人”千方百计
大学社团异常活跃,每年4月新生入学之际,大学里的各个社团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新生,都会使尽浑身解数“抢人”,其激烈程度犹如竞选。
松尾回忆道,2009年4月,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期待已久的庆应义塾大学开学典礼。当时,校园里有500多名学长学姐在等待新生,松尾等大一新生要进入礼堂参加开学典礼,必须穿过学长学姐组成的人群。没走几步,学长学姐们就开始散发介绍社团的传单。进入礼堂时,松尾手上已经拿到了100多张传单。松尾在入学前即已选好了心仪的社团,看着手中一堆硬塞来的传单,不由感慨,日本的大学每个社团每年4月都要印刷500到1000张的宣传单,大多没用,这不是白白浪费纸张吗!?
2010年4月,成为了大二学生的松尾以学长的身份迎接新生。作为辩论部负责人,他从前一年12月就开始为抢夺新生大战做准备。松尾所在的辩论部为印制500张传单花费4万日元,4月为新生举办了五六次免费晚餐,又花费了6万多日元。松尾说,为了抢夺更多优秀新生加入辩论部,前后共花费10万多日元,还是很心疼。
美国——家长体验“开学之旅”
哥伦比亚大学的迎新活动,在美国大学中较典型。唱校歌,游校园,看宿舍,逛纽约,做入学心理辅导……这些乍一看是针对学生的开学体验,实则是哥大给新生家长们的安排,目的是让他们感受校园文化,帮助孩子适应大学生活,获得学业成功。
哥大为家长开办的“新生入学培训团”从8月21日持续到26日。家长在办理注册手续后,先由专车送到附近的家居用品超市购买宿舍用具,然后学校免费提供的搬运车以及志愿者们会为新生搬运行李,家长们也可进入宿舍帮助整理。随后,在专门的大厅有电信服务商和银行为学生们办理手机卡和信用卡。来自俄亥俄州的肯·帕特尔的孩子将进入计算机专业学习,他已为孩子办好各种账户手续,孩子的床上用品则是直接从家里带过来的。
家长心理咨询课时长45分钟,专门给家长们解答孩子离家后的心理变化问题。来自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说,这就像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一样,但这次不同的是,不仅孩子要成长,家长也要成长。大学开始,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面对压力和竞争,学会恋爱和职业规划。一名学生家长难过地说,刚才跟孩子道别,孩子却说,“幸好没把家里的狗一起带来,否则的确很难说再见。”辅导老师说,这也是家长必须学会的一课——孩子已经有离开父母的预期和准备,尽管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不习惯”,但家长不必过度担心。新生入学后往往异常忙碌,家长需要给他们一定空间,不要经常打电话,但要保持联系。辅导老师特别提醒家长,在与刚读大学的孩子联系时,多聊一些开放性话题,不要问诸如今天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你为什么不在宿舍等细节或责问性的问题。
中午时分,学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免费午餐,全家一起坐在图书馆或大楼的台阶上享用,其乐融融。10月18日到20日,哥大还有一个“家长周”,父母们可趁此机会再到学校看望大一新生。
韩国——友人相伴 文化互现
除了开学仪式、校长讲话等常规项目之外,学校专门有一个帮助外国学生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志愿者组织KUBA。这是一个伙伴组织,让1名韩国学生和2到3名外国学生结成对子,帮助后者熟悉学校的各种设施和项目以及韩国的风土人情。参与KUBA的都是高丽大学的在校本科生,只要有热情、有时间、有语言能力,就可参加。
据高丽大学国际处负责人田明花介绍,今年高丽大学的交换学生有600多名,来自全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而参与KUBA的有来自各个院系的200多人。
李圭彬是哲学系大三学生,他说,他参加KUBA就是为了多认识各国朋友,拓展自己的眼界。季莫费是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交换生,他在出国前还有些担心,但现在有了一个当地人作伙伴,这让他不再发愁难以适应这里的生活了。
在感受韩国文化的同时,交换生还可以将本国文化介绍到这里来。每年10月份,各国留学生可以像世博会那样在各自的展区把最有特色的一面展示出来。
对那些游学海外的学子来说,融入新环境需要面对双重“文化震荡”的心理考验。一是从家庭氛围进入大学氛围,二是从故乡到异国。学会独立生活,保持积极向上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平稳而较快地度过震荡期尤为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的学习与跨文化交流沟通日益紧密联系。优秀的学生既是本土的也是国际的。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生存、成长能力,决定着知识接受的厚度和人生道路的宽度。尽快适应不同文化环境,提高包括语言在内的交往能力,还需要更主动地与所在国同学交流,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结识更多异国学友。知识汲取的乐趣来自于书本,也来自于见识,最能培育成长的养分,往往会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
其他推荐:
日本留学起航系列名师公开课>>
沪友原创:交换留学,此处风景正好>>
日语翻译学习日语日本留学站>>
日语翻译学习论坛日本留学版>>